中医认为
“耳为宗脉之所聚”,十二经脉皆通于耳,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。耳背有一“耳背沟”,位于耳廓背面,在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。因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,故亦称“降压沟”。
取穴
降压沟、降压点、肝穴、肾穴、心、肺、脾、交感。
操作方法
耳廓消毒后,分别贴压在以上穴位,每天用手指按压5-6次,每穴按压至有胀、麻、痛感为好。其中交感、耳背沟重压刺激,每次3~5分钟。3天后再贴压另一侧耳穴,15天为一个疗程,5天后继续贴压下一个疗程。
刮痧
3.png
头颈背部的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以及印堂穴、人迎穴、风池穴、曲泽穴、曲池穴、合谷穴等是刮痧治疗高血压最常见的一些穴位。可以采用光滑的刮痧板(也可以选用光滑的陶瓷片或者汤匙),涂上刮痧油或者是护肤品,用泻法点状刮擦穴位、从上到下刮擦督脉、从下而上刮擦足太阳膀胱经,直到刮痧痕迹出现。在刮痧时要顺着一个方向,在有皮肤瘢痕、溃破、出血的皮肤上不宜刮痧。如果是老年人,或者是重症高血压合并心、胸、肾的疾病的患者也不适合刮痧。刮痧降压适合每日或者隔天一次,5天一个疗程,间隔3天再继续。
拔罐
4.png
拔罐可以选取肝俞穴、足三里、心俞穴、承山穴、胃俞穴、三阴交等常用位置拔罐。时间以10-15分钟最佳,不宜过长,如果有紧痛感应及时拔除。每次拔罐后应该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次拔罐,拔罐后24小时内要保证拔罐区不接触水。拔罐还需要注意罐子的卫生,用前用后记得把罐清洗干净,完全消毒。在每次使用酒精时及时盖好酒精瓶盖,以免酒精洒出,造成火灾。
药枕
5.png
头是我们人体经脉、穴位的气血所汇聚处,如果在颈项部施放药枕,可以使人体血气运行得到改善,经脉也会通畅,对降低血压有一定好处。
桑菊枕:桑叶、菊花各500g,薄荷30g,冰片20g。将三者晒干碾成粉末,加入冰片搅匀即可装入袋中。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头晕目眩等。
泡足
6.png
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,自拟降压洗脚汤——由桑叶、茺蔚子等组成,具有清肝降压的功效,适用于各类高血压患者。临床使用方便,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的验、简、便、廉。
如需购买,可至良春国医堂请专业医师开具处方。
温馨提示
为取穴精确、操作规范,耳穴埋压、刮痧、拔罐等治疗建议于正规针灸推拿科就诊。